乾上乾下 重天乾
乾, 元코 亨코 利코 貞하니라.
【傳】上古聖人 始劃八卦 三才之道備矣. 因而重之 以盡天下之變 故六畫而成卦. 重乾 爲乾. 乾 天也. 天者 天之形體. 乾者 天之性情. 乾 健也 健而无息之謂乾. 夫天專言之則道也 天且弗違 是也. 分而言之 則以形體 謂之天. 以主宰 謂之帝 以功用 謂之鬼神 以妙用 謂之神 以性情 謂之乾. 乾者萬物之始 故爲天爲陽爲父爲君. 元亨利貞 謂之四德. 元者 萬物之始. 亨者 萬物之長. 利者 萬物之遂. 貞者 萬物之成. 唯乾坤 有此四德 在他卦則隨事而變焉. 故元 專爲善大. 利 主於正固. 亨貞之體 各稱其事 四德之義 廣矣大矣.
【本義】六畫者 伏羲所畫之卦也. 一者 奇也 陽之數也. 乾者 健也 陽之性也. 本註乾字 三畫卦之名也. 下者 內卦也. 上者 外卦也. 經文 乾字 六畫卦之名也. 伏羲 仰觀俯察 見陰陽 有奇耦之數 故畫一奇 以象陽. 畫一耦 以象陰. 見一陰一陽 有各生一陰一陽之象 故自下而上 再倍而三 以成八卦. 見陽之性 健而其成形之大者 爲天. 故三奇之卦 名之曰乾而擬之於天也. 三畫已具 八卦已成 則又三倍其畫 以成六畫 而於八卦之上 各加八卦 以成六十四卦也. 此卦 六畫皆奇 上下皆乾 則陽之純 而健之至也 故乾之名天之象 皆不易焉. 元亨利貞 文王所繫之辭 以斷一卦之吉凶 所謂彖辭者也. 元 大也. 亨 通也. 利 宜也. 貞 正而固也. 文王 以爲乾道 大通而至正. 故於筮 得此卦而六爻 皆不變者 言其占 當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後 可以保其終也. 此聖人所以作易 敎人卜筮而可以開物成務之精意. 餘卦放此.
初九, 潛龍이니 勿用이니라.
【傳】下爻 爲初. 九 陽數之盛 故以名陽爻. 理 无形也 故假象以顯義. 乾 以龍爲象 龍之爲物 靈變不測. 故以象乾道變化 陽氣消息 聖人進退. 初九 在一卦之下 爲始物之端 陽氣方萌 聖人側微. 若龍之潛隱 未可自用 當晦養以俟時.
【本義】初九者 卦下陽爻之名. 凡畫卦者 自下而上 故以下爻爲初. 陽數 九爲老 七爲少 老變而少不變 故謂陽爻爲九. 潛龍勿用 周公所繫之辭 以斷一爻之吉凶 所謂爻辭者也. 潛 臧也. 龍 陽物也. 初陽在下 未可施用 故其象 爲潛龍. 其占 曰勿用. 凡遇乾而此爻變者 當觀此象而玩其占也. 餘爻放此.
九二, 見龍在田이니 利見大人이니라.
【傳】田 地上也. 出見於地上 其德已著 以聖人言之 舜之田漁時也. 利見大德之君 以行其道 君亦利見大德之臣 以共成其功. 天下 利見大德之人 以被其澤. 大德之君 九五也. 乾坤 純體 不分剛柔 而以同德相應.
【本義】二 謂自下而上第二爻也 後放此. 九二 剛健中正 出潛離隱 澤及於物 物所利見 故其象 爲見龍在田. 其占 爲利見大人. 九二 雖未得位而大人之德已著 常人不足以當之 故値此爻之變者 但爲利見此人而已. 蓋亦謂在下之大人也. 此 以爻與占者 相爲主賓 自爲一例 若有見龍之德 則爲利見九五在上之大人矣.
九三, 君子 終日乾乾하야 夕惕若하면 厲하나 无咎리라.
【傳】三雖人位 已在下體之上 未離於下而尊顯者也. 舜之玄德升聞時也 日夕不懈而兢惕 則雖處危地而无咎 在下之人而君德已著 天下將歸之. 其危懼可知 雖言聖人事 苟不設戒則何以爲敎 作易之義也.
【本義】九 陽爻. 三 陽位. 重剛不中 居下之上 乃危地也. 然性體剛健 有能乾乾惕厲之象 故其占如此. 君子 指占者而言. 言能憂懼如是 則雖處危地 而无咎也.
九四, 或躍在淵하면 无咎리라.
【傳】淵 龍之所安也. 或 疑辭 謂非必也. 躍不躍 唯及時以就安耳. 聖人之動 无不時也 舜之歷試時也.
【本義】或者 疑而未定之辭. 躍者 无所緣而絶於地 特未飛爾. 淵者 上空下洞 深昧不測之所. 龍之在是 若下於田 或躍而起則向乎天矣. 九陽四陰 居上之下 改革之際 進退未定之時也. 故其象如此 其占 能隨時進退則无咎也.
九五, 飛龍在天이니 利見大人이니라.
【傳】進位乎天位也. 聖人 旣得天位則利見在下大德之人 與共成天下之事. 天下固利見夫大德之君也.
【本義】剛健中正 以居尊位 如以聖人之德 居聖人之位. 故其象如此 而占法與九二同. 特所利見者 在上之大人爾. 若有其位則爲利見九二在下之大人也.
上九, 亢龍이니 有悔리라.
【傳】九五者 位之極中正者 得時之極 過此則亢矣. 上九 至於亢極 故有悔也. 有過則有悔 唯聖人 知進退存亡而无過 則不至於悔也.
【本義】上者 最上一爻之名. 亢者 過於上而不能下之意也. 陽極於上 動必有悔 故其象占如此.
用九, 見群龍호대 无首하면 吉하리라
【傳】用九者 處乾剛之道. 以陽居乾 體純乎剛者也. 剛柔相濟 爲中而乃以純剛 是過乎剛也. 見群龍 謂觀諸陽之義 无爲首則吉也. 以剛爲天下先 凶之道也.
【本義】用九 言凡筮得陽爻者 皆用九而不用七. 蓋諸卦百九十二陽爻之通例也. 以此卦純陽而居首 故於此發之 而聖人因繫之辭. 使遇此卦而六爻皆變者 卽此占之. 蓋六陽皆變 剛而能柔 吉之道也. 故爲群龍无首之象而其占爲如是則吉也. 春秋傳 曰乾之坤 曰見群龍无首吉. 蓋卽純坤卦辭牝馬之貞先迷後得東北喪朋之意.
彖曰 大哉라 乾元이여 萬物이 資始하나니 乃統天이로다.
【本義】彖 卽文王所繫之辭. 傳者 孔子所以釋經之辭也. 後凡言傳者 倣此. ○ 此 專以天道 明乾義 又析元亨利貞爲四德 以發明之而此一節 首釋元義也. 大哉 歎辭. 元 大也 始也. 乾元 天德之大始 故萬物之生 皆資之以爲始也. 又爲四德之首而貫乎天德之始終 故曰統天.
雲行雨施하야 品物이 流形하나니라.
【本義】此, 釋乾之亨也.
大明終始하면 六位時成하나니 時乘六龍하야 以御天하나니라.
【本義】始 卽元也. 終 謂貞也. 不終則无始 不貞則无以爲元也. 此言聖人 大明乾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 各以時成而乘此六陽 以行天道 是乃聖人之元亨也.
乾道變化에 各正性命하나니 保合大和하야 乃利貞하니라.
【本義】變者 化之漸. 化者 變之成. 物所受 爲性. 天所賦 爲命. 大和 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 各正者 得於有生之初. 保合者 全於已生之後. 此 言乾道 變化无所不利而萬物各得其性命 以自全 以釋利貞之義也.
首出庶物에 萬國이 咸寧하나니라.
【傳】卦下之辭 爲彖. 夫子從而釋之 通謂之彖. 彖者 言一卦之義 故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大哉乾元 贊乾元 始萬物之道 大也. 四德之元 猶五常之仁 偏言則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萬物資始乃統天 言元也. 乾元 統言天之道也. 天道 始萬物 物資始於天也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言亨也. 天道運行 生育萬物也 大明天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 各以時成 卦之初終 乃天道終始 乘此六爻之時 乃天運也. 以御天 謂以當天運 乾道變化 生育萬物 洪纖高下 各以其類 各正性命也. 天所賦 爲命. 物所受 爲性. 保合大和乃利貞. 保 謂常存. 合 謂常和. 保合大和 是以利且貞也. 天地之道 常久而不已者 保合大和也. 天爲萬物之祖 王爲萬邦之宗 乾道首出庶物而萬彙亨. 君道 尊臨天位而四海從. 王者 體天之道則萬國 咸寧也.
【本義】聖人在上 高出於物 猶乾道之變化也. 萬國 各得其所而咸寧 猶萬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大和也. 此 言聖人之利貞也. 蓋嘗統而論之 元者物之始生 亨者物之暢茂 利則向於實也 貞則實之成也 實之旣成則其根蔕 脫落 可復種而生矣. 此四德之所以循環而无端也. 然而四者之間 生氣流行 初无間斷 此元之所以包四德而統天也. 其以聖人而言則孔子之意 蓋以此卦 爲聖人 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也. 雖其文義 有非文王之舊者 然讀者 各以其意 求之則竝行而不悖也. 坤卦 放此.
象曰 天行이 健하니 君子 以하야 自彊不息하나니라.
【傳】卦下象 解一卦之象. 爻下象 解一爻之象. 諸卦 皆取象以爲法 乾道 覆育之象至大 非聖人莫能體. 欲人皆可取法也 故取其行健而已 至健 固足以見天道也. 君子以自疆不息 法天行之健也.
【本義】象者 卦之上下兩象 及兩象之六爻 周公所繫之辭也. ○天 乾卦之象也. 凡重卦 皆取重義 此獨不然者 天一而已. 但言天行則見其一日一周而明日又一周. 若重複之象 非至健 不能也. 君子法之 不以人欲 害其天德之剛 則自疆而不息矣.
潛龍勿用은 陽在下也오
【傳】陽氣在下 君子處微 未可用也.
【本義】陽 謂九. 下 謂潛.
見龍在田은 德施普也오
【傳】見於地上 德化及物 其施 已普也.
終日乾乾은 反復道也오.
【傳】進退動息 必以道也.
【本義】反復 重複踐行之意.
或躍在淵은 進이 无咎也오
【傳】量可而進 適其時則无咎也.
【本義】可以進而不必進也.
飛龍在天은 大人造也오
【傳】大人之爲 聖人之事也.
【本義】造 猶作也.
亢龍有悔는 盈不可久也오
【傳】盈則變 有悔也.
用九, 天德은 不可爲首也라
【傳】用九 天德也. 天德 陽剛 復用剛而好先則過矣.
【本義】言陽剛 不可爲物先 故六陽 皆變而吉, ○ 天行以下 先儒謂之大象 潛龍以下 先儒謂之小象 後放此.
文言曰, 元者는 善之長也오 亨者는 嘉之會也오 利者는 義之和也오 貞者는 事之幹也니
【傳】它卦 彖象而已 獨乾坤 更設文言 以發明其義. 推乾之道 施於人事 元亨利貞 乾之四德 在人則元者 衆善之首也. 亨者 嘉美之會也. 利者 和合於義也. 貞者 幹事之用也.
【本義】此篇 申彖傳象傳之意 以盡乾坤二卦之蘊而餘卦之設 因可以例推云. ○元者 生物之始 天地之德 莫先於此 故於時爲春 於人則爲仁而衆善之長也. 亨者 生物之通 物至於此 莫不嘉美 故於時爲夏 於人則爲禮而衆美之會也. 利者 生物之遂 物各得宜 不相妨害 故於時爲秋 於人則爲義而得其分之和. 貞者 生物之成 實理具備 隨在各足 故於時爲冬 於人則爲智而爲衆事之幹. 幹 木之身而枝葉所依以立者也.
君子, 體仁이 足以長人이며
【傳】體法於乾之仁 乃爲君長之道 足以長人也. 體仁 體元也 比而效之 謂之體.
嘉會, 足以合禮며
【傳】得會通之嘉 乃合於禮也 不合禮則非理 豈得爲嘉. 非理 安有享乎.
利物이 足以和義며
【傳】和於義 乃能利物 豈有不得其宜 而能利物者乎.
貞固 足以幹事니
【傳】貞固 所以能幹事也.
【本義】以仁爲體 則无一物不在所愛之中 故足以長人. 嘉其所會則无不合禮 使物各得其所利 則義无不和. 貞固者 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 所謂知而弗去者也. 故足以爲事之幹.
君子 行此四德者라 故로 曰乾元亨利貞이라.
【傳】行此四德 乃合於乾也.
【本義】非君子之至健 无以行此 故曰乾元亨利貞. ○此第一節 申彖傳之意 與春秋傳所載穆姜之言 不異 疑古者 已有此語. 穆姜 稱之而夫子 亦有取焉. 故下文 別以子曰 表孔子之辭 蓋傳者 欲以明此章之爲古語也.
初九曰 潛龍勿用은 何謂也오 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니 不易乎世하며 不成乎名하야 豚世无悶하며 不見是而无悶하야 樂則行之하고 憂則違之하야 確乎其不可拔이 潛龍也라.
【傳】自此以下 言乾之用 用九之道也. 初九 陽之微 龍德之潛隱 乃聖賢之在側陋也. 守其道 不隨世而變 晦其行 不求知於時 自信自樂 見可而動 知難而避 其守 堅不可奪 潛龍之德也.
【本義】龍德 聖人之德也. 在下 故隱. 易 謂變其所守. 大抵乾卦六爻 文言 皆以聖人明之 有隱顯而无淺深也.
九二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은 何謂也오. 子曰 龍德而正中者也니 庸言之信하며 庸行之謹하야 閑邪存其誠하며 善世而不伐하며 德博而化니 易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이라 하니 君德也라.
【傳】以龍德而處正中者也 在卦之正中 爲得正中之義. 庸信庸謹 造次必於是也. 旣處无過之地則唯在閑邪 邪旣閑則誠存矣. 善世而不伐 不有其善也. 德博而化 正己而物正也. 皆大人之事 雖非君位 君之德也.
【本義】正中 不潛而未躍之時也. 常言亦信 常行亦謹 盛德之至也. 閑邪存其誠 无斁亦保之意 言君德也者. 釋大人之爲九二也.
九三曰 君子終日乾乾 夕惕若 厲无咎는 何謂也오 子曰 君子 進德修業하나니 忠信이 所以進德也오 修辭立其誠이 所以居業也라. 知至至之라 可與幾也며 知終終之라 可與存義也니 是故로 居上位而不驕하며 在下位而不憂하나니 故로 乾乾하야 因其時而惕하면 雖危나 无咎矣리라.
【傳】三 居下之上而君德已著 將何爲哉 唯進德修業而已. 內積忠信 所以進德也. 擇言篤志 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 致知也 求知所至而後至之 知之在先 故可與幾 所謂始條理者 知之事也. 知終終之 力行也 旣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 守之在後 故可與存義 所謂終條理者 聖之事也. 此 學之始終也 君子之學 如是 故知處上下之道而无驕憂 不懈而知懼 雖在危地而无咎也.
【本義】忠信 主於心者 无一念之不誠也. 修辭 見於事者 无一言之不實也. 雖有忠信之心 然非修辭立誠則无以居之. 知至至之 進德之事. 知終終之 居業之事. 所以終日乾乾而夕猶惕若者 以此故也. 可上可下 不驕不憂 所謂无咎也.
九四曰 或躍在淵无咎는 何謂也오. 子曰 上下无常이 非爲邪也며 進退无恒이 非離群也라. 君子進德修業은 欲及時也니 故로 无咎니라.
【傳】或躍或處 上下无常 或進或退 去就從宜. 非爲邪枉 非離群類 進德修業 欲及時耳. 時行時止 不可恒也 故云或. 深淵者 龍之所安也. 在淵 謂躍就所安 淵在深而言躍 但取進就所安之義. 或 疑辭 隨時而未可必也. 君子之順時 猶影之隨形 可離 非道也.
【本義】內卦 以德學言. 外卦 以時位言. 進德修業 九三 備矣. 此則欲其及時而進也.
九五曰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은 何謂也오. 子曰 同聲相應하며 同氣相求하야 水流濕하며 火就燥하며 雲從龍하며 風從虎라. 聖人이 作而萬物이 覩하나니 本乎天者는 親上하고 本乎地者는 親下하나니 則各從其類也니라.
【傳】人之與聖人 類也. 五 以龍德 升尊位 人之類 莫不歸仰 况同德乎. 上應於下 下從於上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 流濕就燥從龍從虎 皆以氣類 故聖人作而萬物皆覩 上旣見下 下亦見上. 物 人也 古語 云人物物論 謂人也. 易中 利見大人 其言則同 義則有異 如訟之利見大人 謂宜見大德中正之人則其辨明 言在見前 乾之二五則聖人 旣出 上下相見 共成其事 所利者 見大人也. 言在見後本乎天者 如日月星辰 本乎地者 如蟲獸草木. 陰陽 各從其類 人物 莫不然也.
【本義】作 起也. 物 猶人也. 覩 釋利見之意也. 本乎天者 謂動物. 本乎地者 謂植物. 物各從其類 聖人 人類之首也. 故興起於上則人皆見之.
上九曰 亢龍有悔는 何謂也오. 子曰 貴而无位하며 高而无民하며 賢人이 在下位而无輔라. 是以動而有悔也니라.
【傳】九 居上而不當尊位 是以无民无輔 動則有悔也.
【本義】賢人在下位 謂九五以下 无輔. 以上九 過高志滿 不來輔助之也. ○此 第二節 申象傳之意.
潛龍勿用은 下也오
【傳】此以下 言乾之時 勿用 以在下 未可用也.
見龍在田은 時舍也오
【傳】隨時而止也.
【本義】言未爲時用也.
終日乾乾은 行事야오
【傳】進德修業也.
或躍在淵은 自試也오
【傳】隨時自用也.
[本義] 未遽有爲姑試其可.
飛龍在天은 上治也오
【傳】得位而行上之治也.
【本義】居上以治下.
亢龍有悔는 窮之灾也오
【傳】窮極而灾至也.
乾元用九는 天下治也라.
【傳】用九之道 天與聖人同 得其用則天下治也.
【本義】言乾元用九 見與他卦不同. 君道 剛而能柔 天下无不治也. ○此, 第三節再申前意.
潛龍勿用은 陽氣潛臧이오
【傳】此以下 言乾之義 方陽微潛藏之時. 君子亦當晦隱 未可用也.
見龍在田은 天下文明이오
【傳】龍德 見於地上則天下見其文明之化也.
【本義】雖不在上位 然天下已被其化.
終日乾乾은 與時偕行이오
【傳】隨時而進也.
【本義】時 當然也.
或躍在淵은 乾道乃革이오
【傳】離下位而升上位 上下革矣.
【本義】離下而上 變革之時.
飛龍在天은 乃位乎天德이오.
【傳】正位乎上位 當天德.
【本義】天德 卽天位也 蓋唯有是德 乃宜居是位 故以名之.
亢龍有悔는 與時偕極이오
【傳】時旣極則處時者 亦極矣.
乾元用九는 乃見天則이라
【傳】用九之道 天之則也 天之法則 謂天道也. 或問乾之六爻 皆聖人之事乎. 曰盡其道者 聖人也. 得失則吉凶存焉 豈特乾哉. 諸卦 皆然也.
【本義】剛而能柔 天之法也. ○此第四節 又申前意.
乾元者는 始而亨者也오
【傳】又反覆祥說 以盡其義. 旣始則必亨 不亨則息矣.
【本義】始則必亨 理勢然也.
利貞者는 性情也라
【傳】乾之性情也 旣始而亨 非利貞 其能不息乎.
【本義】收斂歸藏 乃見性情之實.
乾始能以美利로 利天下라. 不言所利하니 大矣哉라
【傳】乾始之道 能使庶類 生成天下 蒙其美利而不言所利者 蓋无所不利 非可指名也. 故贊其利之大曰大矣哉.
【本義】始者 元而亨也. 利天下者 利也. 不言所利者 貞也. 或曰坤利牝馬則言所利矣.
大哉라 乾乎여 剛健中正 純粹精也오
【本義】剛 以體言. 健 兼用言. 中者 其行无過不及. 正者 其立不偏. 四者 乾之德也. 純者 不雜於陰柔. 粹者 不雜於邪惡. 蓋剛健中正之至極 而精者又純粹之至極也. 或 疑乾剛无柔 不得言中正者 不然也. 天地之間 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爾. 以其流行之統體 而言則但謂之乾 而无所不包矣. 以其動靜 分之然後 有陰陽剛柔之別也.
六爻發揮는 旁通情也오
【傳】旁通 猶言曲盡.
時乘六龍하야 以御天也니 雲行雨施라 天下平也라
【傳】大哉 贊乾道之大也. 以剛健中正純粹六者 形容乾道 精謂六者之精極. 以六爻 發揮旁通 盡其情義 乘六爻之時 以當天運則天之功用著矣. 故見雲行雨施 陰陽溥暢 天下和平之道也.
【本義】言聖人 時乘六龍以御天 則如天之雲行雨施 而天下平也. ○此第五節 復申首章之意.
君子 以成德爲行하나니 日可見之行也라 潛之爲言也는 隱而未見하며 行而未成이라 是以君子 弗用也하나니라
【傳】德之成 其事可見者 行也. 德成而後 可施於用. 初方潛隱未見 其行未成 未成 未著也. 是以君子弗用也.
【本義】成德 已成之德也. 初九 固成德. 但其行 未可見爾.
君子 學以聚之하고 問以辨之하며 寬以居之하고 仁以行之하나니 易曰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이라 하니 君德也라.
【傳】聖人在下 雖已顯而未得位 則進德修業而已. 學聚問辨 進德也 寬居仁行修業也 君德已著 利見大人而進以行之耳. 進居其位者 舜禹也 進行其德者 伊傅也.
【本義】蓋由四者 以成大人之德 再言君德 以深明九二之爲大人也.
九三, 重剛而不中하야 上不在天하며 下不在田이라. 故로 乾乾하야 因其時而惕하면 雖危나 无咎矣리라.
【傳】三重剛 剛之盛也. 過中而居下之上 上未至於天而下已離於田 危懼之地也. 因時順處 乾乾兢惕 以防危 故雖危而不至於咎. 君子順時兢惕 所以能泰也.
【本義】重剛 謂陽爻陽位.
九四, 重剛而不中하야 上不在天하며 下不在田하며 中不在人이라 故로 或之하니 或之者는 疑之也니 故로 无咎라.
【傳】四 不在天不在田而出人之上矣 危地也. 疑者 未決之辭 處非可必也. 或進或退 唯所安耳 所以无咎也.
【本義】九四 非重剛. 重字 疑衍. 在人 謂三. 或者 隨時而未定也.
夫大人者는 與天地合其德하며 與日月合其明하며 與四時合其序하며 與鬼神合其吉凶하야 先天而天弗違하며 後天而奉天時하나니 天且弗違온 而況於人乎며 況於鬼神乎여.
【傳】大人 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 合者 合乎道也. 天地者 道也. 鬼神者 造化之迹也. 聖人 先於天而天同之 後於天而能順天者 合於道而已. 合於道則人與鬼神 豈能違也.
【本義】大人 卽釋爻辭所利見之大人也. 有是德而當其位 乃可以當之. 人與天地鬼神 本无二理 特蔽於有我之私 是以梏於形體而不能相通. 大人无私 以道爲體 曾何彼此先後之可言哉. 先天不違 謂意之所爲 黙與道契. 後天奉天 謂知理如是 奉而行之. 回訖 謂郭子儀曰卜者 言此行 當見一大人而還 其占 蓋與此合. 若子儀者 雖未及乎夫子之所論 然其至公无我 亦可謂當時之大人矣.
亢之爲言也는 知進而不知退하며 知存而不知亡하며 知得而不知喪이니
【本義】所以動而有悔也.
其唯聖人乎아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其唯聖人乎ㄴ져.
【傳】極之甚 爲亢. 至於亢者 不知進退存亡得喪之理也. 聖人則知而處之 皆不失其正 故不至於亢也.
【本義】知其理勢如是而處之以道則不至於有悔矣. 固非計私以避害者也 再言其唯聖人乎 始若設問而卒自應之也. ○此第六節 復申第二第三第四節之意.